“床上不磕头,爬树不喊牛”,是过去农村人们比较熟悉的一条俗语。即使有的人对这句俗语不熟悉,但对俗语中所说的两种说法还是比较熟悉的。
图片
这句俗语讲了两件事,一是旧时晚辈向长辈问安礼节的禁忌;二是父母对孩子处在险境时的教育技巧。下面就来解读一下这句俗语。
1、床上不磕头跪拜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清朝以前,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晚辈见到长辈,要行跪拜礼的习俗。
跪拜礼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礼仪之一。这种礼仪最初起源于床、桌、凳子、椅子还没有产生之前,那时的人都是席地而坐,给人行礼时也在席子上。
图片
朱熹所著的《跪坐拜说》有这样的解释:
“两膝着地,以尻著踵而稍安者为坐;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;因跪而益致其恭以头着地为拜。”
古人的这种席地而坐的方式,也就产生了相对人的礼节。当坐着的人,对别人表示敬意的时候,就挺直腰杆,这种姿势称之为跪,也称长跪,是一种跪姿。
如果把身子俯下去,臀部离开脚跟,并用手触地,这种姿式称之为拜姿。在拜姿的基础上,如果用头接触地而,这种姿式就称之为叩首。
图片
东汉以前,人们都是席地而坐,我们现在可以一些汉代以前的古装历史影片和电视剧,就可能看出来。因此,东汉以前,在席上跪拜,或跪拜躺在席上的人,禁忌之说很少。
后来,有了床、桌、凳子、椅子,人们就不用席地而坐了。于是,这种跪拜礼也就发生了变化,站立作揖成为常用礼节。
而跪拜礼则是对长辈和民对官员、下级对上级等的行礼,有浓厚的社会等级色彩。唐宋以后,这种礼节越来越繁琐,到了清代更是达到了顶点。
1912年8月17日,中华民国颁布《礼制》,废除我实行了数千年之久的跪拜礼。
图片
虽然以法律形式废除跪拜礼,但在民间这种跪拜礼并没有彻底废除干净,并在一定范围内还保存了这种节礼,尤其在农村就更是如此。
比如,祭祀中的跪拜礼、结婚时的跪拜礼、祝寿中的跪拜礼、丧事中的跪拜礼等,依然保留到现在。还有一些地方,春节晚辈向长辈拜年时要行跪拜礼,至今如此。
跪拜礼,在农村俗称磕头。就是晚辈向长辈磕头,也有同辈之间,弟弟妹妹向兄长姐姐磕头。
在废除磕头礼之前,儿孙在每天的早上和晚上,得向父母和祖父母早晚问安,并成为规矩。《红楼梦》中的前几回,对这种问安礼节有详细的描写,这里就不用多说了。
图片
过去儿孙给父母问安,一般早晚各一次,必须在早晨在父母起床后,晚上在父母睡觉前。只有那些长年有病卧床不起,或者突然倒床不起的父母,儿孙才到床边给父母问安,行跪拜礼。
正因为如此,身体健康还能行走的老人,非常忌讳还在床上躺着的时候,晚辈前来问安,认很不吉利。
废除磕头礼之后,子孙辈在向父母和祖父母问安时,不用磕头了,一般都有语言来问候。在农村,行跪拜礼最典型、最普遍、最常见,也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,就是在办丧事期间。
于是,人们就联想到,只有去世之人摆在尸床上(有的地方摆在地板的席子)、棺材内受到儿孙及晚辈们的跪拜。这当然让人产生忌讳,尤其是健在的老人。
图片
不过,在农村,有一些地方还有另外的一种解释。那就是晚辈躺在床上的时候,见了长辈,不能在床上磕头,要下床来磕头,这样才符合礼节。
旧时农村,如果在厕所或其他不干净的地方,碰到长辈时,也不用磕头,如果磕头就是不礼貌。
还有晚辈正在吃饭的时候,如果有长辈来访,也不用磕头,要磕头,也要在吃完饭以后。农村俗语说“雷都不打吃饭人”。
2、爬树不喊牛这里先要说清楚的是“爬树不喊牛”中的“牛”。这里的“牛”,到底是指真正的牛,还是指别的什么呢?搞清楚了这个字的意思,这句话也就好理解了。
图片
过去农村,很多地方父母在给小孩起小名时,喜欢用“牛”字,或者带“牛”的名字。比如大牛、二牛、铁牛、水牛、拴牛、黑牛、阿牛等,是过去农村男孩常见的名字。
人们还把未到上学年龄,无拘无束,在村里到处跑无人看管的男孩称为“野牛”,意思就是没有看的牛,把学校开学称为“关牛”,也就是孩子放到学校,让老师看管起来,好像牛被关起来一样。
“爬树不喊牛”之中的“牛”,指的就是农村的男孩子。
因此,“爬树不喊牛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当孩子正在偷偷爬树的时候,不要随便喊他们。进一步说,就是不要惊吓他们。一旦惊吓了他们,就有从树上掉下来的危险。
图片
为什么说偷偷爬树不能喊他们呢?过去农村,男孩子学会爬树是一种生活技能,也是一种求生技能,尤其在山区更是如此。
一方面是过去山村有大型野兽,比如老虎、野猪等,碰到了,一般要爬到树上躲避。另一方面很多果子、野菜等食物需要爬树采摘。因此,那时的农村男孩都学会了爬树。
通常来说,孩子还小的爬树时,要有大人在旁边看着,免得出意外,即使出现意外也好及时施救。但是,爬树毕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,因此,父母在这方面管教得比较严,不能让他们随便爬树,怕出意外。
但是,农村小男孩生来好动,喜欢爬树,父母不让爬树,自己就偷偷地爬树。
图片
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在偷偷爬树,大声斥责,或者大声吆喝,孩子怕受到父母的责罚,精神也就非常紧张,会手忙脚乱,如此,小孩就有可能失手或失足从树上掉下来。
遇到这种情况,父母正确的做法是,看到孩子正在爬树时,不能喊叫,也不能责骂,让孩子从树上下来后再说。
同样,如果看到别人家的孩子,甚至是成人,在自家的高高的果树上偷摘果子时,也不能怒气冲冲地大声叫感,惊吓到树上之人,容易出现意外。要找他们理论,也要等他们从树上下来再说。
以此类推,凡是孩子爬到房屋高处、站在高坎,爬上高大的岩石上,下到河里、深塘游泳等,类似这种危险之地,也不能大呼小叫地惊吓他们,以免出现意外。
图片
要教育孩子,要有方式方法有话要说,好言好语地劝他们从高处下来之后,从水里上岸之后,再教育也不迟。
这就是过去农村人民积累的生活经验,是教育孩子的技巧,也是俗语所说“爬树不喊牛”的原因。
农村俗语不只是一种解释,往往有多层意思,有“正解”,也有“歪说”。
“床上不磕头,爬树不喊牛”这条农村俗语也是如此,还有另一种“歪说”的解释,在农村被称为“荤话”,属于农村俗语解释中的糟粕,很粗俗,难以启齿,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图片
总的来说,这条农村俗语的“正解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特别是后一句,对一些农村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,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